CE认证对于体外诊断
旧法规:
- IVDD(98/79/EC):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指令(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Directive)适用于2022年5月26日之前投放市场的大多数体外诊断产品。按照IVDD,产品可以通过自我声明(对于低风险产品)或由欧盟公告机构(Notified Bodies)进行评估和认证(对于高风险产品)来获得CE认证。
- 新法规:
- IVDR(2017/746):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(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Regulation)于2017年发布,并设置了过渡期,多数产品应在2022年5月26日之后开始按照新法规进行认证。IVDR引入了更严格的要求和分类系统,几乎所有的体外诊断产品都需要由公告机构进行至少一部分的评估。IVDR增加了对性能评估、临床证据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,使得认证流程更为复杂和详尽。
体外诊断产品要想获得CE认证,需要经历以下主要步骤:
- 产品分类:根据IVDR,产品被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风险等级(A、B、C和D类),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符合性评估路径。
- 选择符合性评估途径:根据产品的分类确定是否需要公告机构介入进行符合性评估,或是仅通过制造商的自我声明即可。
-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:按照ISO 13485等标准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,确保产品的设计、开发、生产和售后活动均符合法规要求。
- 编制技术文件: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描述、预期用途、性能评估报告、临床证据、风险管理文档、设计文件等。
- 产品测试:进行必要的性能、生物相容性、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,以证明产品符合相关适用的欧盟协调标准和通用安全和性能要求。
- 公告机构介入:对于需要公告机构评估的产品,制造商需要与公告机构合作,提交技术文件,进行审核和/或现场审核。
- 编制和签署符合性声明:在所有要求满足后,制造商或其在欧盟的授权代表将签署符合性声明(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, DoC)。
- 加贴CE标志:产品在获得CE认证后,可以在产品上加贴CE标志,表明其符合欧盟法规要求,可以在EEA内合法销售和使用。